转自:我国银行稳妥报网\n 本报记者 于晗\n 近来,我国金融认证中心(CFCA)发布的《2022我国数字金融调查陈述》(以下简称《陈述》)显现,跟着银行数
转自:我国银行稳妥报网\n 本报记者 于晗\n 近来,我国金融认证中心(CFCA)发布的《2022我国数字金融调查陈述》(以下简称《陈述》)显现,跟着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速,金融事务线上化按下快进键。但因为疫情常态化、微信银行等新式途径推行等原因,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运用频率有所下降。\n 《陈述》在线调研了5114个样本量,掩盖不同的年纪、性别和城市等级,大数据画像到达1.96亿个,提醒了零售数字金融各途径的用户运用行为及情绪、运用体会、途径代替状况。\n 调研数据显现,2022年,零售数字金融各途径用户比例继续增加。其间,2022年,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运用比例达66%,同比增加3%;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运用比例达86%,同比增加5%;微信银行用户运用比例为55%,同比增加3%;电话银行用户运用比例为23%,同比上升1%。\n 《陈述》指出,数字金融各途径凭仗其途径战略布局和专属优势,遭到很多用户认可。因为运用需求、场景和偏好的差异,较多用户乐意测验运用多种途径。从途径重合度来看,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重合度较高,达56.8%,而手机银行、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三个途径重合度较低。可见,用户更倾向于在两种途径间进行功用切换。\n 不过,因为疫情常态化、微信银行等新式途径的推行等原因,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运用频率有所下降。43.1%的用户每周至少运用一次手机银行,较2021年下降8.4个百分点,相应低频用户比例有所进步,但相较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,手机银行仍归于高频事务处理途径。其间,用户年限越长,个人手机银行运用频率越高。\n 《陈述》还说到,个人手机银行运用中仍存在一系列痛点,如占用内存、忧虑安全和系统运转不稳定。跟着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进步,约23.7%的用户质疑手机银行的安全性,忧虑隐私走漏和资金安全。一起,部分用户重视操作流畅性,约22.6%的用户以为手机银行系统运转不稳定,会遇到闪退、卡顿等状况。\n 《陈述》以为,在数字化年代,客户的需求及行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,服务诉求亦在不断晋级,对产品、服务、营销、途径等维度均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银行需求针对不同客群供给定制化、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;构建“千人千面”的精准营销形式;环绕客户线上化需求,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途径服务形式,大力发展数字途径。\n 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规划师杨宇红表明,当时,以“移动化”为代表的用户金融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入改变。用户习气且偏好于“一部手机走全国”的生活方式,必然对商业银行线上服务才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,不断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动。\n 关于怎么继续进步手机银行的产品服务才能,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磊表明,银行要做好四个方面的促进作业:一是促进客户拓宽的互联网化,二是促进事务运营的途径化,三是促进金融服务的场景化,四是促进技术立异的价值化。\n 具体来说,要活跃扩展手机银行服务的掩盖广度,特别是针对老年人、新市民、学生、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等集体,不断强化专属服务才能;将高质量的立异产品优先在手机银行布放,将更多的财富类、信贷类产品比例歪斜到手机银行,将最新技术成果优先在手机银行使用;应对群很多元化需求,建造以金融场景为中心、非金融场景和□区域特征服务场景相叠加的生态系统,不断强化财富办理与生活服务等。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n\t\t\t\n\n\t\t\t\n\t\t\t\n\n\n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\n\n\n\t\t\t\n\t\t\t\n责任编辑:李琳琳